
劉曉峰局長、肖德軍調研員在北京與吳烈將軍后代商談文物捐贈事宜
中紅網江西萍鄉2018年8月14日電(黃領)近日,萍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調研員肖德軍等一行5人赴北京征集原安源工人、開國將軍吳烈遺物,吳烈長子吳時峰、二子吳源、三子吳東、四子吳時青、女兒吳時建、六子吳衛平向江西省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無償捐贈了239件/套文物。
吳烈1924年隨父親到安源謀生,入安源路礦工人補習學校學習;1925年到安源煤礦當童工,并參加安源革命斗爭;1929年加入安源工人自衛隊;1930年在安源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直至成為開國將軍。為了進一步豐富館藏文物,提升館藏內質,充分展示安源厚重的紅色文化,從去年開始安源紀念館加大文物征集力度,陸續與從安源走出去的開國將領后代緊密聯系,制定文物征集方案,半年多來通過電話、微信、北京拜訪、安源紅色家書發布會等方式多次與吳烈將軍后代溝通對接,終于促成了此次文物的捐贈。在捐贈過程中,將軍的后代說:“萍鄉是我們的家鄉,安源是父親革命生涯成長的起點,也是最受影響之地,父親生前對安源的印象特別深,經常給我們講起當年安源的點點滴滴,將這些物品捐贈給安源紀念館,為家鄉文博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更是這些物品最好的歸宿,讓文物活起來,更好地教育后人,讓更多的年輕人不忘歷史”。
此次捐贈的文物中有吳烈照片121張、遼沈戰役紀念章、平津戰役紀念章、抗日戰爭時期戴過的八路軍袖章和十八集團軍袖章、解放戰爭時期用過的指北針、平津戰役時繳獲國民黨部隊的軍用飯盒、1955年少將冬常服、1965年軍服、1960年西裝服和中山服、珍藏的毛主席像章47枚、1992年題詞手稿、60-80年代使用過的望遠鏡、鋼筆、筆記本、放大鏡、老花鏡、硯臺、健身球、碗、手表等工作和生活用品。劉曉峰局長、肖德軍調研員鄭重地接過了文物,并向將軍后代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和高度的贊揚。2002年、2011年吳烈將軍后代曾兩次向安源紀念館捐贈文物,加上此次捐贈的文物,共計吳烈將軍文物283件/套。
吳烈(1915-2001),江西萍鄉人,原安源工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第一至五次反“圍剿”作戰、二萬五千里長征、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等。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央軍委公安部隊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公安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二炮兵政委、武漢軍區政委、北京軍區副政委、北京市委常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勛章、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劉曉峰局長、肖德軍調研員和安源紀念館工作人員在北京與吳烈將軍后代商談文物捐贈事宜

開國將軍吳烈二子吳源協助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工作人員整理登記文物

劉曉峰局長指導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工作人員整理登記文物

1955年吳烈被授予少將軍銜時留影
|